呼明君

圣杯在古老的罗斯林下静待,
剑刃圣杯守护着她的门宅,
与大师的杰作相拥入梦,
漫天星光下,她终可入眠。
An American In Paris - Leonard Bernstein

古水: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之
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Gershwin: An American in Paris)

        1926年,28岁的乔治·格什温(1898.9.26-1937.7.11)只身前往花都巴黎,拜会了自己仰慕已久的前辈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3.7-1937.12.28),一番交流后,法国人发现这位来自新大陆的年轻人绝非泛泛之辈,于是便将其引荐给了“金牌导师”娜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回国后的格什温已然惦念同拉威尔的忘年交,极力劝说并最终促成了后者的美国之行。1928年春,格什温重访巴黎,他没能如愿投于布朗热门下,却用音符记录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美国人步履轻盈地穿梭于巴黎的街巷,微风轻摇梧桐树叶沙沙作响,街角咖啡馆飘散出咖啡的醇香,不绝于耳的汽车喇叭声让游客误把他乡作故乡,沉醉于大都市喧闹繁华之景象;一段悠扬的舞曲传来,信步款款走过一位衣着时髦、身段窈窕的女士,美国人放慢脚步正欲细细打量,却被随之响起的一串蓝调节奏打乱了心绪,一缕乡愁顿时袭来,今夕何夕?伊人何往?他乡遇知,却我惝恍......
        大量爵士乐元素的运用,丰富和扩充了管弦乐表现层次,使这部演奏时长近20分钟的交响音诗呈现出色彩斑斓,情绪迭变之迷人效果,朝气蓬勃的始部主题与中段的忧郁气氛相映成趣,振奋人心的结尾部更体现出不同文化相互冲撞下的和谐统一,恰如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之黄昏牵挂着纽约的黎明,而一位法国人亦会于纽约的迷离夜色中怀念巴黎的灿烂曙光一般。听罢格什温的这曲,续上拉威尔于两年后完成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Op. 83),自会莞尔于这段“双城故事”背后所暗含的相通又相同的情愫了!
        纽约爱乐对该曲的演绎似乎素有渊源,除了达姆罗什(Walter Damrosch)的首演因素和乐团同作曲家本人的合作关系外,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必亦是NYPO将其作为保留曲目之最大成因吧。伯恩斯坦性格中的两面性令其在解读该曲时表现出诙谐幽默而不乏从容理性之特点,Columbia报纸版的演录亦是有口皆碑,当作推荐之首选。

演奏: 纽约爱乐乐团***
        (New York Philharmonic)
指挥: 伦纳德·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8.25-1990.10.14)

评论

热度(28)